推进职业教育国际化要讲究策略

作者:admin 时间:2018-11-21 07:46:40 点击:5777

随着经济全球化程度不断提升以及我国“一带一路”建设的持续推进,中国企业正在越来越多地“走出去”。由于部分沿线国家的教育体系相对不够完整,教育质量相对薄弱,其职业教育与培训的规模和质量不能满足产业发展及企业业务开展的需要,这对我国职业教育国际化水平的提升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然而,目前我国职业教育国际化水平仍然较低。尽管国内许多职业院校已经开展了各种形式、各种内容的国际合作,但这些合作项目更多是对发达国家职业教育经验与做法的学习借鉴、国际职业资格证书的引进、教师培训及学生交流等,中国职业教育本身则相对较少走出去。在“一带一路”的建设过程中,目前职业教育国际化的策略及做法无疑需要进行补充、调整和完善,在继续向发达国家学习借鉴的同时,也应尝试推动中国职业教育更多地走出去。

在此前提下,首先需要明确的是,中国职业教育要实现国际化,可以仰赖的优势和最严峻的挑战、困难分别是什么?

在笔者看来,中国职业教育国际化最重要的优势在于,国内不同地区已经积累了职业教育发展的丰富策略和措施,且这些策略和措施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能够较好地适应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及不同产业的需求。在职业教育国际化时,国内不同地区丰富的职业教育实践构成了国际化的样本和素材库,因为其内在的丰富性和差异性,而能够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产生一定的参考与借鉴价值。

中国职业教育逐步走向世界、实现国际化,也面临着一些困难和挑战。首先,中国职业教育在国际上尚不具备知名度和品牌优势,这一点与德国职业教育相差甚远。在过去若干年中,中国职业教育虽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在国际上尚不被认为是特别值得学习和借鉴的经典模式——许多发展中国家将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归功于巨大单一市场和廉价劳动力等优势,即使认为中国的教育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也更倾向于认为是普通教育的成功,中国职业教育的声望在此过程中并没有确立。其次,由于自身体系的不完善和质量不高等情况,中国职业教育仍然缺乏可以输出的高质量标准、概念和措施体系。再其次,中国职业教育国际化人才欠缺,缺乏既深入了解中国职业教育,又有较好外语水平的中国职业教育实践者和研究者,不利于中国职业教育国际化。

为此,笔者提出以下几条推进改善我国职业教育国际化水平的策略建议。

一是“打铁还需自身硬”,要做好国内职业教育实践,为国际化打下坚实基础。应充分发挥我国职业教育已有的丰富经验优势,允许各地区和职业院校探索适合本地区产业发展水平与居民教育偏好的职业教育发展策略和措施,积累丰富的可供输出的模式和做法,并在此基础上系统地梳理、提炼经验和理论,以便更好、更有的放矢地进行输出。

二是政府要有清晰的目标和策略,建立跨部门的协作机制乃至机构,将教育部门、人社部门和外交部门以及海外中资企业囊括进来。在此过程中,尤其要把握服务海外中资企业和输出中国教育、文化之间的关系。

三是操作层面应有执行能力较强的运营和执行机构实施项目。出于规避政治风险和提高运行效率的考虑,政府机构不宜直接充当具体实施职业教育国际化的先锋队,而应设立类似德国国际合作机构这样的组织,牵头前期调研、市场开拓、项目开发与实施等工作,接受政府委托的第三方的监督与评价。

四是研究要先行,在系统深入理解特定国家地区经济社会和教育特点的基础上制定方案。尽可能全面综合地考虑各方面的情况,预计可能出现的困难和问题,再进行项目实施和运行,不宜过快过激。

五是要与中国驻海外的各种机构和组织合作。国家和区域之间差异巨大,而地方性知识的充分积累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因此要有掌握当地情况的合作伙伴,共同进行项目的策划和实施。

六是职业教育的输出和国际合作需要从小项目开始试点并灵活调整,不宜一下子铺开。我们需要吸取德国职业教育国际化过程中花费巨大但成效一般的经验教训,在投入资源时要更加谨慎,在充分了解各方面条件后有序地开展项目。(信息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教育报  李俊)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