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以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为特征的信息技术时代,教育作为人类的传统事业,如何应对技术的飞速发展,又该展现何种与技术交织的蓝图?
当前,建设智慧校园是多数中小学校建设的时代命题。但智慧校园建设遇到了一些困难与阻力,例如教育信息化更多着眼于技术属性,忽视教育教学属性;学校呈现信息资源孤岛现象,资源优化整合难度大;信息化人才匮乏;管理体系中各主体权责不明确,运行低效。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更新教育领域的学习观、技术观、课程观、教学观、考试观和管理服务观。
乔布斯之问引发教育者的深思
我国早已“举行”了教育信息化的启动仪式,人们对技术变革教育满怀期望。乔布斯曾和比尔·盖茨有一段对话。乔布斯说:“20年来,信息技术(IT)改变了几乎所有领域!为什么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影响小得令人吃惊?”这被称为“乔布斯之问”,技术究竟给教育带来了什么?传统学习方式在学校课堂中安然如故,学校配置的数字化设备被当作“黑板搬家”“教科书搬家”工具,与传统的教师中心主义授课一起构成了“人灌+机灌”模式,加剧了“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异化和“非人化”。
信息技术在进入学校的过程中普遍面临着进退两难的窘境,一方面,技术决定论的教育改革思维导致信息技术的应用效果不佳;另一方面,人们对信息技术在教育改革方面的期待和现实相差甚远。总的来说,学习与教学观念落后、教育体制障碍、管理信息化与教学信息化脱节、教育信息化与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脱节,是教育信息化发展举步维艰的根源所在,而出路在于推动学校课堂方式的变革。
变革学习方式是课堂创新大趋势与攻坚战
什么是学习方式?学习方式是与生产方式同一层次的范畴。但长期以来,人们习惯于狭义地理解和运用学习的概念,把学习窄化为文化知识的学习,对学习活动局限于微观研究,因而不可能提出以学习方式为出发点的历史哲学或教育哲学范畴研究。
令人欣慰的是,一场21世纪的“学习革命”正在全球兴起,这是由一批人工智能专家、学习科学专家推动的学习方式创新发展。这场“学习革命”的目标是推动人类的“学习方式”从工业文明步入信息时代,创新的主战场和攻坚战是课堂学习方式。这场深刻变革将使学习成为每个社会成员生活、生命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使公民的学习生活质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民族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
“互联网+教育”将走向人机共生的智能化学习
要把握发展趋势,就需要进一步透过现象,抓住本质。“互联网+教育”是两个词的集合,这两者加在一起,创造了一种什么样的教育形态或教育生态呢?
互联网的本质是开放、共享,创造了一个全新的开放时空,可以实现资源的快速迭代、空前丰富,进入一种“自组织—超循环”状态。人们正在依靠集体的智慧不断创造一种新的学习模式,即人机学习系统——在不断发展的云端和终端支撑之下,把人类智慧联结起来,赋予学习者更强的创造性学习能力。网络智能化是当前最主要的互联网发展趋势,包括数字挖掘、深度学习、快速迭代等。而人工智能是强大助力,使机器像专家一样学会高效学习。这单靠机器难以实现,必须人机结合。
信息时代的学习方式,正在从工业文明造就的“三中心”传统教学模式,转变为互联网支持下、教师指导下的自主学习、研究性学习和创造性学习等。新的学习模式要想步入健康成长的新常态,只有在智能化网络支持下才能实现,这是互联网和教育共同的本质和追求目标,也是“互联网+教育”的本质。其发展的前沿和趋势,正是当今方兴未艾,并必将逐步走向成熟的人机共生智能化学习系统和模式。
在智能化时代要探索中国特色的混合学习模式
智能化学习系统的理论基础是整体生成学习论,其微观结构包括学习主体、学习环境、学习资源三要素,在三者多重建构、螺旋式上升的超循环中,提升人类个体和教育系统整体的创造性学习能力——创生可持续发展的健康教育新生态。在多年实践的基础上,2012年我们的团队创办了太极学堂,分别在大学和中小学探索课堂细胞结构和组织管理模式的变革。
太极学堂体现了中国特色的混合学习模式:在时空形式上,是现实面对面课堂与网络学堂的阴阳互补、同生共长;在理念上,是东西方学习文化的阴阳互补;在目标追求上,是实现学习方式变革,把师生从低水平重复劳动中解放出来,在优质课程资源共建共享中,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师团队整体水平。
在实践中,我们目前得出了一些结论。在组织形式上,打破传统课堂以教师讲授为中心的线性结构和僵化模式,并采用目标导向、问题导引、任务驱动、师生共创、教学相长的发展模式。借助于不断完善的技术平台的支撑,组织结构上采用非线性、超文本、自组织、超循环、多层次的复杂网络结构。与此相适应的是,教师要尽快熟悉网络生存环境与新的课堂组织、管理评价模式,创建组织运营队伍、环境建设尤其是网络平台建设队伍、资源建设尤其是学习路径的探索队伍等三支队伍,开通多元路径。
在课堂组织形式上,传统讲堂的信息传播结构是单向灌输、整齐划一的,学生吸收和内化的少,而太极学堂细胞结构信息快速聚散,经验协同筛选,成果生成资源丰富。
信息化建设本质和太极思维的重要性
互联网推动教育创新的难点在于,如何打破理论与实践的壁垒,缩小理想和现实的落差。对此,一个重要的中介、抓手是智能化学习平台。平台的建立是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重点,并且一定是一把手工程,需要全程参与,反复上下沟通、思想碰撞,不断取得共识,尽早落地结果。
教学教育信息化的本质是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创造新的学习文化,改变千百年来以教师讲授、课堂灌输为基础,劳动强度大、效率低的传统教育教学模式,培养新一代名师团队,实现教育中人力、物力资源的多层次开发与合理配置,从根本上解放师生创造力。
另外,还必须处理好多种两难选择的关系。如在传统与变革、人文与科技、道德与功利、引入市场化管理运行机制与坚持教育公益性、改革创新与稳定协调等两难中抉择。这就需要运用中国传统文化智慧中的太极思维,保持创新发展中的动态平衡。
求师能力和教育信息化的时代使命
智能化学习平台创建中,评价与平台是关键,要以新型评价模式指导和引领平台开发、建设。优秀的学习平台应该是以下三者的集成:名师团队学习和教学创新经验的集成,新技术教学创新应用的集成,网络上下学习服务的集成。这样一个教育服务大平台应由学校、政府、企业携手共创,企业须有实力、有担当、有教育情怀。
另外,我们对几个概念要有清晰的认识。现在炒作得最厉害的是“智慧城市”“智慧学校”“智慧教室”等,智慧是人所特有的,不可滥用,不能将其技术化、物质化,更不能用来炒作。我们需要区分聪明(Smart)、智能(Intelligent)和智慧(Wisdom)这三个概念,三者是相互联系的。国外讲“智慧教室”用的是“Smart Classroom”,翻译成“智慧教室”显然不妥。
“互联网+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在长期实践探索中,我们提出了学校信息化整体创新工程模型,包括一个核心,即学习创作化;五大环节,即教师团队化、教学艺术化、管理服务化、评价多元化、课程资源化。它们是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构成了教育信息化综合改革的系统工程。这是以课程为突破口的教育创新模式。
教育信息化的时代使命是,创造新的学习文化,解放师生创造力,让中国教育更快地走向世界。在各种学习能力中,最重要也最难的学习能力是求师能力。求师之目的是问道、悟道,而得道之前提,则在于超越眼前和世俗功利,宁静致远。(信息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教育报 作者:桑新民)
上一篇:谱写新时代教育发展规划新篇章
下一篇:怀进鹏为高校师生党员基本培训授课
版权所有©欧亿体育·(中国)官网入口网址
地址:甘肃省兰州市兰州东部科技新城园区大道一号
官方网站:www.houjianmin.com
学院官微
学院官网
党建思政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