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显示,47%的毕业生“只找符合自己就业期望的岗位”—— 如何让毕业生更加理性择业

作者: 时间:2022-05-20 14:19:28 点击:8249

本报记者 梁昱娟

 

1_2110870674_b.jpg

影响毕业生择业因素 数据来源:中国教育报微信公众号

 

6_2110870766_b.jpg

扫码了解相关调查

当前,正值高校毕业生就业高峰期,毕业生在就业方向上的选择情况如何?就业选择的背后有哪些考量?学校和社会应采取哪些措施给毕业生更好的帮助?近日,中国教育报微信公众号就“毕业生如何选择就业方向”话题展开专项调查,超千人参与。

调查结果显示,在选择就业单位的影响因素上,排名前三的分别是“薪酬与福利”“个人发展空间”和“是否符合兴趣爱好”。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到今天,人们对物质利益的诉求不再是绝对第一位的了。”华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执行院长、“全国就业领域专家库”专家罗明忠表示,现在,人们越来越关注职业发展、生存环境、兴趣爱好等方面,符合整个就业态势,也是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合理结果。

江西财经大学招生就业处处长柳晨认为,这一结果反映了就业价值的回归。“经济快速发展,曾有一段时期,学生判断就业岗位好坏的标准比较单一,局限于薪酬待遇等。但实际上,工作的好坏不是完全由钱来决定的。”

在就业单位的选择上,过半毕业生倾向于选择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这与受新冠肺炎疫情袭扰,很多社会性岗位的不确定性增加有一定关系。”柳晨说。

中国教科院研究员储朝晖表示,社会需要多种就业形式,才能健全发展,各行各业都需要具有创造力的人才发挥自身才能,推动行业发展。

 “我们应当鼓励更多的高校毕业生投身市场主体,实现自己的职业抱负。”罗明忠说。

关于求职期望的调查结果显示,47%的毕业生“只找符合自己就业期望的岗位”,26%的毕业生选择先找一个工作过渡,19%的毕业生“如求职遇挫,会逐步降低就业期望”。总体来看,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有明确求职期望的占大多数。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就业研究所所长曾湘泉认为,除了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外,就业市场还面临经济增速下行、人口老龄化、新技术革命、结构性矛盾等多种因素挑战。其中,毕业生就业结构性矛盾突出。因此,他建议高校毕业生要强化自身就业能力,适当降低就业预期。

储朝晖表示,当下,大多数毕业生在择业时,既要看到当下,也要考虑到职业长远的发展趋势,根据自身情况理性作出选择。

反映就业预期的指标之一是对未来工作地点的选择。调查结果显示,就业地区选择最多的是中小城市,占比40%;选择北上广一线城市的有29%,位居第二。

罗明忠表示,一线城市的生活成本很高,而且竞争压力大、节奏快。从个人生活角度来说,每个人的定位、需求不同,近年来中小城市各方面配套条件也在逐渐完善,吸引力逐渐增强。

调查中,在被问到“是否愿意去基层一线、艰苦地区就业”时,近四成受访者明确表示愿意。

如何进一步提高毕业生赴基层就业的意愿。

 “应该通过提高待遇、改善工作环境等办法,着力提升在基层一线工作的年轻人的幸福感和价值感。”罗明忠说。

 “毕业生在校期间,应让他们对基层有更好的了解。”柳晨表示,“绝大部分学生对基层工作的内容并不了解,我们要做的事情是做好信息推介和宣讲。”

 “良好的就业环境需要政府、社会、高校和家庭共同努力。”储朝晖认为,从长远发展角度看,要建设一个创新型社会,需要鼓励毕业生自主择业、创业。一方面,政府应制定更多利好政策;另一方面,大学教育应注重培养学生相关能力。

 

网友留言

@达人:行行出状元!

@胡风:希望政府能够加大基层就业的吸引力,帮助更多毕业生转变观念。

@清风徐来:感觉就业门槛越来越高了,身边许多同学都选择考研,压力还是挺大的。

 

来源:《中国教育报》新闻要闻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