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度重视学校劳动教育的育人功能和组织

作者:lanke 时间:2019-05-05 10:13:11 点击:10648

2018年9月召开的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重要讲话,提出社会主义教育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并对我国教育方针作了全面阐述。习近平总书记在教育方针中重提劳动教育,丰富了教育方针的内涵,使教育方针育人的目标更加全面。他指出,“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这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劳动教育的育人功能

劳动对人的全面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是一个人得以发展的基础,对儿童发展来讲更为重要。

第一,儿童处于生长发育时期,适合他们年龄的劳动能够促进儿童的身体发育,使儿童拥有健康的体魄。

第二,要获得劳动成果,需要有顽强的意志和毅力,劳动可以培养儿童的责任心、意志力,也会带给儿童收获劳动成果的喜悦,帮他们增强自信心。

第三,劳动能培养儿童尊重劳动、热爱劳动、尊重劳动人民的品质,树立劳动光荣,不劳为耻的思想观念。

第四,劳动是创造的基础,劳动过程中需要运用各种知识,可以使学生把课堂上学到的书本知识和实际联系起来,帮助他们增强对书本知识的理解,同时促进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结合。

可见,劳动教育不仅能培养学生的生活技能,而且能促进人的身体和智力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养成尊重劳动的思想,帮助他们提高审美能力。许多教师怕学生参加劳动会影响知识的学习,影响升学率。其实劳动不仅能提高学生的智力,而且能实现体脑结合,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

当今时代是知识经济的时代,是创新时代。创造新的知识、新的技术,不是靠读几本书就能凭空想出来的,是在艰苦的劳动中创造出来的。这里说的劳动既包括脑力劳动,也包括体力劳动。劳动创造财富,创造新思维,也能促进人类进步。培养学生热爱劳动、尊重劳动、热爱劳动人民,帮他们树立劳动光荣而幸福的观念十分重要。

儿童要直接参加劳动才能学会劳动,参加劳动越早,劳动教育的效果就越好。有些父母不愿意让孩子参加劳动,认为孩子年纪还小,长大了自然会干活。结果往往容易使儿童因此养成不爱劳动的习惯,长大了也会怕苦、怕脏、怕累。所以,应当引导儿童从小参加力所能及的劳动,同时随着年龄的增长,不断提高劳动的要求。

学校劳动教育的任务

一是让学生认识到劳动的价值和劳动的光荣。让学生认识到,没有劳动,人类就无法生存,社会就不会进步和发展。每个人都应该劳动,不仅用脑来劳动,还要用手来劳动。劳动的果实不是轻易取得的,是劳动人民用辛勤的劳动换来的。劳动无比光荣,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建立在亿万劳动者劳动的基础上的,劳动本身也是幸福的。

二是培养学生的劳动态度和感情。使学生认识到劳动之所以光荣,是因为劳动创造价值,能为人民服务,为国家为人类作出贡献。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要靠我们全民族的努力劳动和奋斗。劳动只有分工的不同,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任何平凡的劳动者都能为人民谋幸福。使学生形成尊重劳动、尊重劳动人民的思想。

三是通过劳动使学生逐渐养成劳动的习惯,培养对工作的责任心。劳动要用心用力才会有收获,当学生看到自己劳动的成果时,会感到精神上的满足。这种精神上的满足,会推动学生进一步喜爱劳动,进而逐渐养成自觉劳动的习惯。

四是使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劳动知识和技能。如了解现代化生产的基本知识、会使用最基本的工具,如刀、锤、锥、钳等。现在科技发达,但生产生活还是离不开基本的工具。因此,让学生学会用最基本的劳动工具,不论对他将来的职业,还是家庭生活都有好处。

劳动教育的内容和组织形式

劳动可以分为自我服务劳动、手工劳动、社会公益劳动、生产劳动等。

自我服务劳动是指照料自己的生活,保持环境整洁的劳动。自我服务劳动是从家庭的日常生活开始的。过去许多家训里讲,黎明即起,洒扫庭除,就是培养儿童自己动手的习惯。自我服务劳动使儿童感到自己是家庭的成员,有责任关心家里的一切事情,自己的生活不能完全依靠大人,自己能做的事情要自己做,从小锻炼独立生活的能力。在学校里的自我服务劳动包括值日、保持教室和校园的整洁,布置教室、绿化校园等。自我服务劳动不只是为自己服务,也包括为自己所处的集体服务,为同伴们服务,从而培养起关心集体,关心他人的思想品德。

过去中小学都设有手工劳动课,如纸工、泥工、木工、金工、科技制作等,有的学校还设有烹饪课。这样的课程内容由浅入深、由易到难,能培养学生对劳动的兴趣,使他们掌握一定的劳动知识和初步劳动技能。小学生可以从折叠、剪纸开始,到利用厚纸板制作模型;中学生可以开展科学技术创作,学会使用基本的劳动工具。在手工劳动课上制作的一些小玩具小物件,需要用学过的数学物理等知识,有利于引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发展创造思维。

生产劳动可以根据不同的地区和学校的条件安排学生参加。如学校开辟小块土地,开展蔬菜、花卉的种植,每年植树节组织学生参加植树劳动等。这些举措能使学生体会到生产劳动所产生的价值,培养学生对劳动的兴趣和习惯。有的学校设有木工车间、金工车间等,培养学生使用最基本的劳动工具。过去,很多学校设有机械车间,有旋床、刨床、钻床,农忙时学生还下乡支农,这些劳动都很有意义。

社会公益劳动是直接服务于社会公益事业的义务劳动。现在学生参加的志愿者服务,就是一种公益劳动。这种不计报酬帮助他人的劳动,可以培养学生的爱心和对社会的责任感。

组织劳动教育的要求

第一,要注意在劳动中进行教育。只有劳动没有教育,不可能自发地形成劳动观点和养成劳动习惯。光劳动而不教育,甚至可能适得其反,更不能把劳动作为惩罚的手段。只有把劳动和教育结合起来,才能使劳动成为强有力的教育手段,达到劳动教育的目的。因此,在劳动之前,要让学生明确劳动的目的、意义和任务,并让学生看到劳动的成果,激发他们对劳动的兴趣和热情。

第二,劳动的内容和分量要适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个性特点,对男女生要照顾性别的差异和不同的要求,遵循力所能及、循序渐进的原则。在劳动中不要搞竞赛,要提倡同学之间合作互助。

第三,在劳动中要特别注意安全,预防发生劳动事故。劳动之前,教师要对劳动的内容、地点、条件了解清楚,劳动过程中认真组织,给学生讲清楚劳动工具的使用和保管方法,禁止学生在劳动时打闹,不组织接触有害物质的劳动。

总之,学生劳动教育的目的在于教育,一切都要从教育出发,和德育智育体育美育一起,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作者系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

来源:《中国教育报》2019年05月04日第2版 版名:新闻·要闻

Baidu
sogou